龍虎山景區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,位于江西省鷹潭市18公里一帶,依托龍虎山景區優良的地理環境以及自然文化優勢,當地有近25%的農民吃上了“旅游飯”從事著旅游相關行業工作。
12月21日,在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景區遮羞巖前的蘆溪河上,來自上清鎮的漁民為游客表演鸕鶿捕魚。當地至少1/4的農民都從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,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中有6000元來自旅游業;僅在景區從事民俗表演、特產銷售、綠化保潔等工作的農民就達2000多人,年人均工資4萬多元。
小貼士:
地理形貌
龍虎山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程度最好的地區之一,地質構造上屬于信江斷陷盆地。該盆地在三迭紀晚期開始形成,在晚侏羅紀(1.5~1.4億年)至早白堊世(1.4~0.9億年)時盆地中有活火山噴發并沉積了河湖相泥砂質巖石,為形成本區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質基礎。到晚白堊紀(0.9~0.67億年)時盆地擴大并沉積了一套厚層紫紅色河湖相碎屑巖(礫巖、砂巖)為形成本區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質條件。后期的地殼運動使本區變成陸地,流水等外力地質作用沿巖層裂隙沖刷,侵蝕切割,加上重力崩落等,逐漸形成了本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。其成因類型有:水流沖刷侵蝕型、崩塌殘余型、崩塌堆積型、溶蝕風化型、溶蝕風化崩塌型。在形態上有:石寨、石墻、石梁、石崖、石柱、石峰、峰叢、峰林、一線天、單面山、豬背山、蜂窩狀洞穴、豎狀洞穴、天生橋、石門等,并有各種擬人似物優美絕倫的造型地貌 。
風景
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西鷹潭市,距市中心18公里,由仙水巖、龍虎山、上清宮、洪五湖、馬祖巖和應天山等六大景區組成,有55個景點、261個景物景觀,面積達200平方公里。此外,還包括弋陽龜峰等獨立景區(點),面積40平方公里。
文化
龍虎山為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,世界地質公園、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、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、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整個景區面積220平方公里,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。
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,其道教圣地、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“三絕”。
龍虎山森林覆蓋面積62%,雨量充沛,氣候溫潤,龍虎山景區的空氣負離子含量超過正常值15倍,中國國內景點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。
來源:三農致富經
轉發:阜新智慧農業
[詳情]
[詳情]
[詳情]
【... [詳情]
龍... [詳情]
[詳情]
[詳情]
[詳情]
[詳情]